白菜提取物Cabbage extract
白菜包括结球及不结球两大类群。
结球白菜统称北京白菜(Brassica pekinensis)又叫大白菜,叶浅绿色,有皱,叶球抱合紧密。其中一个类型
天津白菜,叶球细长,圆柱状,高约45公分(18吋)。白菜在美国久已栽培,用作沙拉蔬菜。纳帕白菜(Napa)叶球较短较粗,高30公分(12吋)。
不结球白菜统称中国白菜(Brassica chinensis)又称中国芥菜、小白菜,叶光泽,深绿色;叶柄厚,白色,脆;不形成叶球;黄色的菜心很受欢迎。所有白菜均味美鲜嫩,故能与许多食物搭配食用。韩国泡菜是到处可见的食品,常用白菜制成。
浅根性,须根发达,再生力强,适于育苗移载。茎在营养生长期为短缩茎,遇高温或过分密植时也会伸长。短缩茎上着生莲座叶,为主要食用部分,又是同化器官。
叶圆、卵圆、倒卵圆或椭圆形等,全缘、波状或有锯齿,浅绿、绿或深绿色;叶面光滑或有皱缩,少数具茸毛;叶柄肥厚,横切面呈现扁平、半圆或偏圆形,一般无叶翼,白、绿白、浅绿或绿色;叶序为2/5或3/8,单株叶数一般十几片。
花茎叶一般无柄,抱茎或半抱茎。复总状花序,完全花,花冠黄色,花瓣4,十字形排列;雄蕊6,花丝4长2短;雌蕊1;位于花的中央。异花授粉,虫媒花。长角果,内有种子10-20粒;成熟的角果易开裂,需及时收获。种子近圆形,红褐或黄褐色,千粒重1.5-2.2克。
白菜古代叫菘。这个名字很独特,蕴涵着白菜像松柏一样凌冬不雕,四时长有。白菜原产于中国南方,由于在隋唐宋元前,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在北方,所以在汉代以前似无记载,只是到了三国以后,白菜才见于记录,如,《吴录》载:“陆逊催人种豆、菘”。但是隋唐之前白菜种植还是不很普及。隋唐之后白菜大量推广开来。和萝卜一起成为人们的主要蔬菜。白菜之词最早见于杨万里的《进贤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》(诗云新春云子滑流匙,更嚼冰蔬与雪虀,灵隐山前水精菜,种子到江西。虀,捣碎的菜),不过杨大才子把白菜夸得过分,他只不过把白菜放进白水里煮而已,并且白菜还剁成渣子,顶多加点盐。他就称为水精菜。古代人吃的蔬菜品种少,当然对此十分推崇。其实古人也很苦,一年四季吃的很单调,能吃到白菜已经不容易了。
白菜早已失去尊贵的面容了,已经变得很普通了。去年冬天北京的白菜就大量滞销,其中很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经济发展了。大棚菜的出现让人再不用去购买大量蔬菜了。韩国人就喜欢吃大白菜,尤其用它做的泡菜,韩国甚至有句话,一个家庭的食物口味可从他们家的韩国泡菜知道。那些年冬天我们家天天离不开白菜,炒的,炖的,泡的,晒的……几乎所有吃法都吃过了,虽然如此新鲜白菜到来,我还是要去菜场好好看看。只要是翡翠色白玉色,就买一颗。不是为了品尝,而是为了一种回味。